Quantcast
Channel: 好書搶先看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8

透過科學的眼睛看世界,也可以浪漫又熱血!——本文摘自《晨讀10分鐘: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

$
0
0

文/雷雅淇

「我們DNA 裡的氮元素、牙齒裡的鈣元素、血液裡的鐵元素,還有我們所吃食物裡的碳元素,都是曾經大爆炸時的萬千星辰散落後組成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星塵。」這是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 1934 -1996)曾說過的話,也讓我們感受到:科學家的眼中,是有另外一個浪漫宇宙的。

科學家眼中的宇宙,其實是很浪漫的。圖/pixabay

說到科學,總讓人感覺理性、冰冷、不留情面;科學家直面的是物質世界,而科學的目的即是藉由觀察和實驗,去了解世界各種現象背後的原理,並透過不斷的累積,然後歸納、化約成定律。接著再去探尋下一個現象,然後再試圖解釋,並一直重複這個循環的過程。

科學思考是違反直覺的,我們必須要去壓抑想要馬上解釋並得到答案的衝動,經由相對客觀的觀察與實驗去歸納出規則,儘管這可能不一定是最終的解答,對科學家來說仍是眾多心血,又或是一輩子、甚至是好幾個世代的共同探尋。

而這樣對自然炙熱的眼光,所看出去世界其實是相當浪漫的!這個章節的選文,讓我們試著去看看科學怎麼熱血的去回答你我身邊都有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比如說,貝氏定理的實踐不只在課堂,在〈情人的加分扣分,請遵守貝氏定理〉裡我們來看看他如何有機會在你與人相遇、去算他是不是你真命天子或天女的機率!

湯圓浮起來跟糊化反應有關喔。圖/wikimedia

還有還有,爸媽老是會說煮熟的湯圓會浮起來,但你知道這跟糊化反應有關嗎?〈煮熟的湯圓為什麼會浮起來?〉裡會告訴我們,在廚房裡,它有除了煮湯圓水餃之外更廣的應用。

身而為人我很抱歉我會挑食,不過也不用太有罪惡感。〈「它根本不是人吃的東西!」這是大腦在面對討厭食物時的內心吶喊〉裡介紹了科學家做的有關挑食的研究,發現對於挑食的人們來說,大腦看到這些食物的時候根本就不把它當作食物。

諸如此類在我們看球賽、日劇的時候,又或是在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科學知識其實是調味料。人們很早就在仰望星空,或許這就是人類最早對於自然的觀察吧!而逐漸的,透過科學家的追尋,我們從星空中逐漸知道了宇宙的誕生,構成你我的分子是如何而來的,這是我所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了。

讓我們從這些直面科學的人、跟科學共處的人,去看看他們眼中浪漫的世界吧!

 

——本文摘自《晨讀10分鐘: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2019 年 6 月,親子天下出版

The post 透過科學的眼睛看世界,也可以浪漫又熱血!——本文摘自《晨讀10分鐘: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